服务热线:0531-82950255

美文志/新作

张坤堂:铅华弗御清风如--​赏读张谊和新书《素笔铅华》

作者:当代散文 日期:2024年12月09日 浏览:209 非原创


由张谊和与女儿张夏合编,著名作家张炜先生题写书名的散文随笔集《素笔铅华》问世了。一部墨香氤氲的著作,在小阳春的初冬与大家见面,可喜可贺。0d486e93fcdd909a650c93ac2cc3f95f.jpg

素笔铅华是一种不加修饰、质朴的写作方式,凸显文字本身的简洁和力量。正是铅华弗御清风如,锦绣未着流水声。

我与谊和先生认识有年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他作为青年才俊,以学校教导主任的身份就带领历城师范的学生,到我所在的学校见习实习。他工作踏实、治学严谨的态度,给我留下极深印象,也为我的工作注入一股清流。

拜读新作,受益匪浅,且感慨万端。如此勤奋之人一定会有精彩之笔呈现给读者。就张谊和先生的新书《素笔铅华》,试着做出赏析与粗浅评价。

一、作者选择与孩子一起出书,着实可爱。父女同时爬格子出书,是一种双向奔赴,相互激励,相互促进。让年轻的孩子不仅在工作中孜孜以求,而且在文学的追梦路上走得更高更远。对孩子多一份激励,就会少一份怨气,少一份懈怠。我非常欣赏这一点。前不久有曹雪雁老师与女儿于游的新作《一把钥匙开两把锁》问世,为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。今天有看到张谊和先生与孩子联袂出书,更是令人欣喜不已。

二、作者写随笔,多了一些思辨与睿智。特别对教育培养孩子方面的感悟,发乎内心,又超然物外,令人钦佩。这在于他是用哲学的思维来解读文学,这样的尝试带有一种韧劲。这样的文字是有难度的,也是有力量的。我曾经在两年前读到《学校教育研究践悟》一书,亦是谊和与张夏合著。他们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,总结实验的科学成果,这部书就是研究成果的结晶。也可以说《素笔铅华》这部书是《学校教育研究践悟》姊妹篇。这些文字都是从岁月长河中自然流淌出来的,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撷取,看似驳杂,而每篇都有着严谨写作姿态和独立的意识。

作品集涵盖了两位作者几十年来思考、教学、记游、阅读的真知灼见,有的文字短小精悍,直抒胸臆,如《学会尊重》《穿 越》《走进山东省博物馆新馆》,读来酣畅淋漓,爱不释手。有的文字丰满细腻,清新散淡,如《蝽象》《谁持彩练当空舞》《汉语拼音之父的感动》。从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兴趣的广泛,阅读涉猎的丰富和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与理解, 更有研究型教师形成的缜密。这些文字内涵丰富,给人启示。细细读来,文如其人的这些文章使得读者受到启迪。

三、对张炜先生在写作素材提出的八个关键词,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。这里一点非常难能可贵。特别对童年、海洋、森林等一些方面的有独到的见地,并且看出自己也在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。

在《童年——纯真质朴的文学之源》一文中,作者认为,童年记忆中的环境、气味、食物、声音和色彩,总是植入深处,非常顽固。这一认知非常有新意,作者说:“个人的童年是唯一的,不可复制的。而群体的人类的童年,则是永恒的,成了群体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童年,它时刻存在于人类群体之中。”

作者还应匈牙利宋庆龄基金会和奥地利华人总会的邀请, 2006 年 8 月对匈牙利、奥地利、 德国、卢森堡、法国进行了为期 12 天的游学访问。此次访问 ,写了大量见闻、杂记,不仅加强了中国青少年学生与国外同龄人的交流,从中增长了知识,增进了友谊。而且还从文章看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出来的火花,更增强了文化的自信力。

四、不得不说一下日记体的作用。作者坚持写了 40 多年的日记,特别关注有关日记的信息与研究。从 1985 年第一个教师节始的专题日记,成为个人心目中教师节的重要记录。记录的当时的历史,虽然是个人的,却成为当时社会历史的见证。读来张谊和这些文字就不难发现,《素笔铅华》这些文字,都是来自于他的日记和随笔记录。

四十多年记日记笔耕不辍,这种持之以恒的态度的确非同一般。作者认为,“如果把人生看作课题研究,日记就是记录过程的工作报告。”思想深处有了足够的认识,就有了源源不竭动力,每天的日记就是一个点,这些点串起了生活、串起了日月,成为一条线。每个点都可进行前后、左右、四面八方三个维度的延伸,成为三维“空间”。加上每个点的“时间”与任何一个点时间关系,成为四维的互联网时空。这种认识尤为睿智。

看起来写日记的确是一个好的习惯。作者有一句经典的话:“当你再读日记、校对日记时,如又生活了一生,又生活了三生三世。”

愿这句话与我们共勉。


张坤堂,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、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、济南市作协会员、区政协文史委员、作协顾问。参加的征文多次获奖,时有文章在报刊发表。

 


0
0
2

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  去登录

网友评论:

当代散文

当代散文网